top of page
Van Gogh Human Vertigo.jpg

「頭暈」是怎麼一回事?「頭暈」不容易好嗎?(上)

邱銘章 醫師
copy right ®©™


「頭暈」不是個精確的名詞,它被用來描述好幾種不同的症狀和感受。首先是天旋地轉的錯覺(周遭環境或者自身在轉),是跟內耳前庭功能病變有關係的眩暈。再來就是覺得眼前發黑(變暗、灰視)的昏厥前症狀,通常是跟腦循環不足相關(姿態性低血壓、貧血、心臟衰竭、心律不整),常常伴有臉色蒼白、冒冷汗、噁心、無力的感覺,再嚴重的就會變成喪失意識、記憶中斷、跌倒在地上的昏厥。還有就是覺得失去平衡、站立和走路不穩,有時會偏向一側,這些感覺可以是小腦病變、前庭功能障礙、周邊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視力不佳、肌肉無力或運動控制(巴金森氏病)的問題所導致。最後一類包括頭重腳輕、頭昏腦脹、自覺視力模糊(但還可以清楚看見周遭物體)常伴隨著腦霧、倦怠無力、緊張、胸悶、肩頸痠痛,這類「頭暈」的原因比較多樣,常見的有焦慮、憂鬱、恐慌、
過度換氣、壓力、過勞、慢性失眠、低血糖、脫水、感染(如、長新冠後遺症)等等。

其實「頭暈」是門診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一般人口群裡有大約1/4的人有過這個問題,85歲以上的高齡者則約一半的人遭受這種困擾。它的預後取決於是否能夠正確診斷、對症下藥。針對「頭暈」的主訴抽絲剝繭、耐心的釐清病人的症狀,尤其是「頭暈」發生的時機與促發因子,再藉由細心的神經學檢測找出可能的病灶,只有很少數的人才會需要進一步的頸動脈超音波或腦部磁振造影(例如、腦幹-小腦中風或聽神經瘤的患者)。否則聽到「頭暈」症狀反射性的使用止暈藥(通常是抗組織胺)可能反而加重平衡障礙類「頭暈」有些人的症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相當比例的人有不只一種「頭暈」的症狀和病因,需要分別加以釐清和處理。

不同病因的「頭暈」發作的時機和促發因子各異。前庭的暈眩,容易被頭部轉動所促發。例如起床、躺下、轉身、低頭、仰頭時突然天旋地轉。如果是耳石脫落的話發生時間通常在一兩分鐘以內,可是如果是前庭神經炎或梅尼爾氏症的話就可以數小時到數天之久,後者可伴有耳鳴或聽力障礙。暈眩的症狀可以透過各種止暈的藥物或前庭運動來得到緩解,但須了解暈眩常具有復發的特性,設法找到可預防性的危險因子。研究發現女性、老年、高血脂、高血壓、偏頭痛、梅尼爾氏症是造成暈眩容易復發的危險因子。總之,暈眩還是要有耳鼻喉科的醫師的協助,排除一些可以外科處理的疾病。

昏厥前的眼前發黑,通常發生在姿態改變的時候,例如躺著坐起來、久坐站起來或從蹲姿站立起來的時候,這一類的症狀因為直立性(姿態性)低血壓造成血液滯留在下肢,大腦血液灌流不足。常見於服用某些降血壓藥物,如、血管擴張劑(鈣離子阻斷劑、甲型阻斷劑)、乙型阻斷劑、利尿劑。甲型阻斷劑也常用在攝護腺肥大的病人,同時並用以上各類藥物發生的機會更大,年長之男性需特別注意。其他在交感神經病變的人,如、自主神經(多重)系統退化、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人也會因自主神經失調導致姿態性低血壓而發生「頭暈」甚至昏厥。如再加上嚴重腹瀉脫水或腸胃道出血(消化性潰瘍、痔瘡)更容易促發。有時候藥物的調整、增加體液容積(升高血壓、補充水份電解質)、治療貧血的原因就可改善昏厥前的「頭暈」。

不平衡的情況通常躺著沒事,一旦站立並開始走動時「頭暈」的感覺就會加劇。小腦病變的共濟失調,走路的步履蹣跚很像喝醉酒的人一樣,東倒西歪。感覺神經病變的人由於需要靠視力來代償關節(本體)感覺的不足,所以在夜間或光線較差的時候維持走路的平衡尤其困難。巴金森氏病或巴金森症候群的人走路時會有兩手擺動不足,步履呈現小碎步、拖曳步,軀幹前傾容易往前衝、轉身困難甚至跌倒等姿態反射障礙的表現。

最後一類的「頭暈」包括頭重腳輕、頭昏腦脹、視力模糊等多樣非特異性的症狀,需先排除低血糖、缺氧、過度換氣、感染發燒、過度疲累、睡眠不足等身體狀況。之後再釐清是否最近有家庭、工作、財務、社交等生活上的壓力,以及是否有焦慮、恐慌或情緒低落、憂鬱的現象。讓患者了解其跟「頭暈」症狀的關聯性,再一起想辦法解決。通常除了藥物的輔助外,需在生活型態(包括睡眠、運動、適應各方面)進行調整、爭取家人的支持甚至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協助。
歸納來說,「頭暈」是一群不同原因造成不同症狀的通稱,需先釐清症狀本質,找出可能病因加以排除才能緩解,更要記得一個人有可能有不只一種「頭暈」都要處理好才能痊癒。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