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腦與神經的衛教天地
常見神經系統症狀與疾病
衛教天地的所有文章都是憶安診所專業人員的心血結晶,歡迎閱讀。為尊重作者的智慧財產與版權,請勿複製盜用。
©憶安診所2022
認知障礙者的糖尿病照護
老年人在治療糖尿病的時候一定要評估低血糖的風險,低血糖的風險因素包括:曾經發生過低血糖事件、注射胰島素者、服用磺醯尿素類降血糖藥、腎功能不佳或末期腎病變者、嚴格控制血糖者(糖化血色素低於百分之 6.5 或7)、年紀較長(比如77歲以上者)、體重過輕者。飯前血糖起伏越大,發生低血糖事件的風險就升高。另外認知功能障礙也是發生低血糖事件的高風險因子,理由包括無法處理複雜的自我照護(服用多種類、多次的藥物或施打胰島素、血糖監測)甚至無法經由糖尿病衛教學會來計算熱量或維持自己三餐的定時定量。老年人血糖控制的目標並不是糖化血色素越低越好,需依照患者慢性共病的有無、糖尿病史長度、認知功能、身體健康狀態、生活功能(自我照顧能力),來往下修正。
常見的周邊神經病變(下)
踝隧道症候群 跗骨隧道症候群,足底內側痛麻(灼熱、刺痛)麻到大腳趾。內源病因肌腱炎、腱鞘炎、骨刺、腳踝、支持帶肥厚、神經瘤、靜脈曲張 外源病因外傷、鞋不合腳、後足外翻變形、下肢水腫、關節炎、糖尿病。超過四成有過外傷如腳踝扭傷。「休息時仍會疼痛」可與足底筋膜炎鑑別。足底筋膜炎疼痛的從腳跟負重開始, 5到10分鐘會消失,然後白天再出現,推進腳跟離地時容易疼痛。理學檢查足底局部感覺下降,輕敲觸擊會造成沿著神經的麻電疼痛感。先天性扁平足、足部變形容易發生。可用足跟鞋墊減少神經張力,內側楔形鞋墊避免外翻跟前旋。避免久站久走,維持適當體重,注意工作場所足部腳踝生物力學避免過勞。
腕隧道症候群- 手麻
最常見的原因
神經科門診常有病人主訴手麻,其中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腕隧道症候群。 所謂「腕隧道症候群」是指我們手上的一條神經─「正中神經」,在經過手腕處的一個通道時,受到壓迫所引起的症狀。 這個由韌帶、骨頭及結締組織所形成的通道,有許多的組織從中間穿過。其中較重要的就是正中神經及手指頭的肌腱。
「腕隧道症候群」的臨床症狀如下:病人常抱怨斷斷續續的手指及手掌發麻;有時會有漲痛的感覺,這種麻的感覺常在睡眠中或剛睡醒時較易發生。 而這些症狀常在手部在做一些重複性的動作時會加劇,例如在編織,騎摩托車, 或在釘釘子時;病人常發現把手甩一甩會較舒服。大部份的病人都會說所有的手指都麻,有些病人會發現前三指麻的較厲害...
失智症診斷後平均餘命知多少?
失智症者的家屬,在失智症診斷後會有一個想問又不太敢問的問題。就是接下來病程會怎麼走,惡化的速度多快,幾年會走到終末、到達盡頭。
失智症診斷後壽命與下列因素有關:
1.是在哪一個階段被診斷的?
2.有無其他共病?
3.不同種類失智症的平均餘命有所不同。
4.失智症的發病年齡越大發病後的平均餘命越低。
台灣的學者在國際老年精神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台灣輕到中度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在診斷後的平均餘命。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會活超過5年,三分之一以上的患者可以活超過10年,整體的中位數餘命為7.69年。年輕型的阿茲海默症患者(40-64歲診斷的)可以存活約13-14年,80歲以後才診斷出阿茲海默症的失智者就大概只剩4-6年的餘命。女性患者的中位數餘命(8.81年)還是比男性的長(6.37年)。有高血壓、糖尿病、癌症、心臟病、慢性肺病等共病的人,每增加一或二種共病就會縮短餘命約一到兩年...
手術會造成認知衰退或
加速神經退化嗎?
研究或是臨床經驗都發現重大手術或內科疾病住院都跟中老年人的認知衰退有關,這個現象對患者或照護者都是相當值得關切。重大手術或住院除了容易造成本來認知就有問題老年人發生術後譫妄、認知功能進一步惡化外,即使在手術或住院前認知功能正常的中老年人也都會遭受不利的影響。
最近澳洲雪梨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應用英國生物庫的大約50萬人(2006~2023年)住院紀錄的龐大資料(其中有46706人進行過腦部磁振造影檢查),把他們接受手術經驗、認知功能檢測結果、腦部結構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即使校正了各種失智症風險相關的干擾因子,單一次手術經驗跟認知功能衰退有關,包括反應速度變慢、流動智力下降、數字記憶和前瞻性記憶變差。
聽損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嗎?
台灣成年人聽損盛行率約百分之20,65歲以上有失能性聽損者(優耳純音平均聽力在40分貝以上)高達百分之40。刺絡針雜誌2024年發表的百分之45可預防的14個失智症危險因子,聽損跟低密度膽固醇一樣,「族群可歸因分率」(PAF)都是百分之7同居第一位。聽損既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又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
聽損在高齡者頗為常見,通常是從在吵雜環境中無法聽清楚別人說的話開始,由於是慢慢發生、逐漸惡化,所以不易被發現。高齡的聽損分為周邊聽損和中樞聽損。前者是指聽覺器官或耳蝸神經病變導致無法偵測到聲音,這個常常可以經由配戴適當的助聽器來矯正,這種聽損當然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後者是無法在大腦中處理聲音,尤其是語音,它無法用助聽器來矯正,這種現象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
讓大腦保持年輕的麥得(MIND)飲食
對於注重養生的人「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大都耳熟能詳。結合這兩種飲食,參考科學實證結果發展出來的「麥得飲食」(MIND),不只能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也可以延緩老化造成的認知衰退。研究發現,最遵行麥得飲食的最高三分位和最低三分位的人相比,整體認知功能(5個面向)可以年輕7.5歲,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比可以降至0.47。麥得飲食的命名除摘取兩種飲食方式對抗失智症的精華也希望可以抗老、延緩神經退化。
它的概念很簡單,就是10種應該吃的健康食物包括:綠葉蔬菜、其他蔬菜、堅果、莓果、豆子、全穀、魚、家禽、橄欖油、葡萄酒。5種應該避免的不健康食物包括:紅肉、起司(全脂乳製品)
台灣食物藥品管理署核准了
阿茲海默症新藥 Leqembi
(樂意保®)
近日台灣食物藥品管理署核准了Leqembi(樂意保®),新聞一露出,失智症患者和家屬的心湖被投入一顆大石頭激起好多的漣漪。大家急著問:新藥什麼時候會來?這個藥物是什麼機轉?療效如何?可以用在哪些人身上?有什麼副作用?會不會危險?哪些人不適合使用?要經什麼診斷過程才能使用?治療過程怎樣?藥貴不貴?健保給付嗎?
樂意保是一種人源化的免疫球蛋白的單株抗體,主要針對類澱粉蛋白的纖絲原加以捕捉,也可結合寡聚體及不可溶的纖絲。因此它可以移除最具毒性的類澱粉蛋白因此有機會延緩阿茲海默症病程的惡化。
目前只是樓梯響還未見人下來,藥證還沒正式申請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