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好這14個失智症的風險因子可以預防將近一半的失智症發生
邱銘章
刺絡針雜誌的「失智症常設委員會」的2024年報吿了14個潛在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可以預防或延遲將近一半的失智症個案的發生。
接續「失智症常設委員會」在2020年所提出的包括:低教育、聽損、高血壓、吸菸、肥胖、憂鬱、缺少運動、糖尿病、喝酒過量、頭部外傷、空污、社會隔絕等12個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外,在今年的報告裡他們新增加了無治療的視力損傷和低密度膽固醇升高的兩個危險因子。此外他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支持整個生命歷程中持續不斷的蓄積、發展我們在認知以及體能上的儲備,保護血管(戒菸、治療高血壓)有助於減低年齡相關的失智症的發生率。
他們應用族群可歸因分率(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PAF)計算出這14個潛在可以改變的危險因子的族群人口歸因百分比(失智症歸因於這些個別風險因子的百分比)。
新的證據顯示在人生中期(18-65歲),持續活躍的認知活動即使對於原本低教育的人也會有減低風險的效果。新的證據也顯示對於聽損的人使用助聽器是有助於降低失智風險的,研究證據也強化了戒菸跟治療憂鬱症都是有效減低風險的方法,新的研究報告也支持改善空污可以使認知功能進步並降低失智症風險。頭部外傷在任何的年齡層都是發生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所以戴安全帽,預防防接觸性運動(如、美式足球或拳擊)時發生頭部傷害是很重要的。
對於風險的預防,開始的越早越好也要持續越久越好。而且降低風險的努力永遠不嫌早也不會太慢,只要有努力就會看到效果。而且這些危險因子的控制即使對於原本就是失智症風險基因(例如ApoE e4)的帶原者也會有效果。
至於新增加的無治療的視力損傷和低密度膽固醇升高的兩個危險因子。視力喪失會增加47%失智症的風險或35%在未來發生認知障礙的風險。把視力喪失的原因分開來看,白內障會增加17~21%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增加34%。但是在青光眼或老年黃斑部退化疾病目前的證據還沒支持有增加風險。白內障患者如果接受白內障摘除手術比那些沒接受開刀的白內障病人下降29%的失智風險。基本還是接受白內障手術的人他們的風險跟沒有白內障的健康人無顯著差異。整體來說,視力障礙在失智症的族群可歸因分率(PAF)為1.8%。
至於低密度膽固醇,以往來自高所得國家的資料顯示生命中期的低密度膽固醇是認知衰退、各種原因的失智症以及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但對於老年人並非如此。英國的研究指出65歲以下的成年人低密度膽固醇濃度增加 1 mmol/L(38.7 mg/dL),罹患各種失智症的風險增加8%。低密度膽固醇濃度在3 mml/L (約116.4 mg/dL)以上,則失智症的風險增加33%。丹麥的世代研究顯示飲食習慣不良者(就是沒有遵守每週至少三次各種蔬菜、水果、魚類;少喝含糖飲料、少吃包括香腸等醃燻或外食肉類)相對於恪遵良好飲食習慣者非阿茲海默症的失智症的風險上升54%,那些有服用降血脂藥的人則風險不增加。相反地,美國的研究指出提升高密度膽固醇有保護不發生失智症的效果。在一個36個研究的綜合分析裡頭,持續服用他汀類(statin)降血脂藥物,可下降發生各種原因失智症20%以及阿茲海默症32%的風險。然而在一個專門分析隨機分配對照實驗研究(RCTs)的期刊Cochrane 的回顧文章,卻無法證實可有效降低失智症或認知退化風險的功能。
總之,在失智症風險的控制與介入通常需要針對多面向、多個因子一起努力,才能夠真正做到預防或延緩失智症和認知退化。